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| op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

微信公众号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资源详情

基于激光的3D打印:推动光学显微镜发展的强大工具

编译者:husisi发布时间:2024-6-7点击量:177 来源栏目:科技进展

光学显微镜是各种多学科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,用于小规模检查物体、生物体或表面。然而,它的横向分辨率从根本上受到光衍射的限制——随着对更高分辨率的需求的增长,使用传统镜头时,这一限制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
在光学显微镜的最后一个成像透镜后面集成一个介电微球,为显著提高横向分辨率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,这一研究领域被称为微球辅助显微镜。然而,在实践中,使用市售的介电微球有很大的局限性。

此外,由于 MPL 的非线性特性,通过在整个打印过程中局部细化激光强度,可以显着提高其精度。通过将这种复杂的方法与先进的孵化和切片策略相结合,该团队成功制造了一个直径为 20 μm 的微球,表现出近乎完美的几何质量 (λ/8) 和出色的表面光滑度。

最终,将微球打印在盖玻片上,盖玻片的中心有一个孔,通过飞秒激光烧蚀处理。这种改进的盖玻片和微球体的组合构成了一个3D微型设备,可以灵活地操纵球体,并有可能集成到任何光学显微镜中。

当微球被整合到3D微设备中时,使用Mirau型相干扫描干涉仪(MCSI)和分辨率为λ = 0.28的校准网格评估了微球的性能。因此,球体的光学特性超过了传统透镜在可见光下的典型分辨率限制,同时保持了MSCI的高轴向分辨率。

在短短 8 分钟内完成制造,包括盖玻片的修改和球体的制造,3D 微型设备强烈表明其作为现实世界解决方案的适用性。此外,MPL的独特功能使创新的微光学结构和系统得以探索,以进一步提高2D和3D光学显微镜的横向分辨率。

展望未来,科学家们强调了在该领域采用MPL的多种可能性,并强调了其在经济高效地开发定制设计设备方面的巨大潜力,这些设备可以提高任何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。

正确处理微球需要繁琐的工作流程,并且市售介电微球的尺寸也受到限制。这些挑战阻碍了微球辅助显微镜的广泛应用,作为昂贵的显微镜解决方案(如扫描电子显微镜或原子力显微镜)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。

在发表在《光:先进制造》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,来自赫尔辛基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电子结构与激光研究所-希腊研究与技术基金会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使用基于激光的3D打印制造高质量微球的新策略。这种方法利用多光子光刻 (MPL),能够在微米和纳米尺度上无掩模生产真正的 3D 结构。

原文题目

基于激光的3D打印:推动光学显微镜发展的强大工具

提供服务:导出本资源

版权所有@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

制作维护: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: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:100190